高港实施制度“回炉再造”29项“空头”制度变“正品”

制度也要与时俱进,才能务实管用。日前,经过高港区纪委两轮严格审核评估,曾被定性为“次品”的29项“空头”制度,在修订完善后通过审核,成为真正管用的“正品”,有效避免“牛栏关猫”现象发生。

“制度是管人管事管权的有效方式,就好比关猛兽的笼子。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形势变化,有的‘笼子’早已千疮百孔甚至名存实亡,失去了应有作用。”高港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察委主任薛永忠介绍,去年以来,高港区常态化开展制度查漏补缺专项行动,创新实施制度“回炉再造”工程,推动实现“关权入笼”,切实做好执纪审查的“后半篇文章”,进一步铲除腐败及作风问题滋生土壤。

高港区纪委采取上门抽查、集中座谈检查等方式,对该区住建、农委、环保等重点部门(单位)开展制度自查堵漏专项行动。他们结合近年查处的典型案件,针对干部选拔任用、工程建设、执纪执法、司法裁量、行政审批、资金管理、信息公开7个重点领域的制度漏洞,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通过分析本单位发生的典型案例及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并报区纪委统一审核。

针对拆迁补偿、村级财务监管两个案件高发领域,高港区纪委从典型案例入手,深入研究制度漏洞,先后出炉两项“样板”制度,实行示范引领。2016年,高港区纪委查办杨某某利用担任刁铺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职务之便,上百次违规挪用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管理的集体资金,给他人用于注册验资等经营活动,累计8亿元。“小官巨腐”的出现,说明村集体资金监管存在较大漏洞。案发后,高港区纪委及时剖析问题、补全制度,牵头区财政局具体制定方案,全面推行“村财镇管”;联合区审计局制定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堵塞财务管理漏洞。高港区纪委还以案为鉴,剖析拆迁工作中补偿款核算、材料审核、资金发放等方面的制度缺陷,指导区住建局制定完善房屋动迁工作相关方案,着力解决拆迁工程中“权力寻租”现象,让拆迁工作在阳光下规范运行。

据悉,去年下半年,该区纪委牵头区财政、审计等部门业务骨干成立4个评估专家组,对36家单位报送的77项制度开展现场集中评估验收,将29项存在明显缺陷的“空头”制度定性为“次品”,并下达了“回炉令”。

(特约记者 邵釜明 记者 潘荣进 通讯员 闻逸玲 季京)

分享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